吲哚青绿辅助剥离内界膜后在黄斑裂孔患者眼底残留的观察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志杰[1] 吕林[1] 黄新华[1] 文峰[1] 黄时洲[1] 李仕清[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60

出  处:《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年第2期138-13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

基  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02B)

摘  要:视网膜内界膜薄而透明,手术过程中难以辨认;内界膜染色有助于将内界膜剥离干净。目前比较常用的内界膜染色剂是吲哚青绿(ICG)。Gale等,Iriyama等通过体外实验发现,ICG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有毒性,并且这种毒性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为了解ICG辅助剥离内界膜后在眼内的代谢,我们对29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29只眼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关 键 词:视网膜穿孔/治疗 吲哚青绿/治疗应用 

分 类 号:R686[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