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小林[1] 王学刚[1] 马翠岩[1] 王争进[1] 冯庆贤[2]
机构地区:[1]大港油田公司孔南开发项目部 [2]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出 处:《国外油田工程》2007年第3期5-6,8,共3页Foreign Oilfield Engineering
摘 要:相对于常规提高采收率技术,微生物采油有2个优点,即微生物不会消耗大量能源且其使用与油价无关。微生物能以油藏里的物质为营养代谢,在发酵过程中排出生物气,占据部分储层空间,或形成人工气顶。微生物还可以堵塞油层的高渗透通道。微生物在油藏整个水相里都发挥作用,包括水与岩石界面和油水界面,并可以受控地在分子和孔隙微观水平上连续产出气体、溶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其他生物化学刺,驱替石油。日本和中国用优选的微生物茵种注入油藏进行矿场试验,结果提高采收率15%~23%。但是微生物采油也有一些局限性,所以应该加强目前进行的微生物驱油模拟研究,确定最好的茵种、营养物、代谢和生理特征,使微生物驱油开采技术获得较高成功率。
关 键 词:三次采油 微生物驱 机理 油藏 模拟 提高采收率
分 类 号:TE357.9[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