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血脑钠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利群[1] 叶行舟[1] 智宏[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脏科,南京210009

出  处:《中国综合临床》2007年第5期456-457,共2页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血脑钠素(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6例患者拟行人工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分为单腔起搏(VVI,n=42例)和房室双腔或房室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DDD(R)。n=54例],术前及术后1、6个月按照NYHA法进行心功能分级及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Holter检查。Triage快速测定BNP水平,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VVI组血BNP水平明显升高,高于DDD(R)组(P〈0.01),而DDD(R)组则下降;相关分析显示DDD(R)和VVI两组BNP水平与NYHA分级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0.59,均P〈0.05),与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71、-0.68,均P〈0.05);术后VVI组房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DD(R)组,BNP水平与房颠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DDD(R)组和VVI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4、0.70,均P〈0.05。结论与生理性起搏[DDD(R)]相比,非生理性心脏起搏(VVI)可引起BNP明显升高,而且BN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心脏起搏后预测房颠发生和心功能变化的敏感生化指标之一。

关 键 词:心房颤动 脑钠素 起搏方式 

分 类 号:R5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