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翠芳
机构地区:[1]忠县中医院,重庆忠县404300
出 处:《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第04X期35-37,共3页Journal Of Community Medicine
摘 要:纳洛酮(NAL)是1960年的合成阿片受体拮抗剂.1963年开始用于临床,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仅在吗啡的N-位甲基以丙烯基取代,6位羟基变为酮基.而它的药理作用却与吗啡完全相反,是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与β-内啡肽的亲和力,在体内与吗啡竞争μ-κ及部分8受体,从而阻断吗啡样物质的作用,实现其药效。自1960年Fishman首次成功合成之后.就开始用于治疗麻醉剂与麻醉剂过量引起休克。20世纪70年代在人体中发现内源性阿片样物质(β-内啡肽)并认为β-内啡肽时全身的生理功能起调节作用。1978年HoLay等用纳络酮成功治疗内毒素休克;1981年Baskin首次报道静脉纳洛酮治疗脑卒中有效;1985年Bell等报道静脉大剂量纳洛酮成功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995年NaVikor等将纳洛酮用于治疗颅脑损伤;纳洛酮脂溶性高,易穿过血脑屏障,具有对抗β-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综述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