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ST段抬高前壁AMI患者的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元芬[1] 田声放[1] 潘巍巍[1] 赵鋆荃[1] 徐瑞金[1] 

机构地区:[1]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青岛266011

出  处:《山东医药》2007年第10期58-59,共2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将发病12h内的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ST段凹面抬高(A组)和ST段凸面抬高(B组)两组,观察两组心肌酶峰值、出现Q波和ST段抬高导联数,发病4周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侧支循环情况、心肌梗死前24h心绞痛,以及发病半年时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心肌酶峰值、Q波和ST段抬高导联数及半年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梗死前24h心绞痛发生率和LVEF高于B组(P<0.05),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好于B组(P<0.05)。提示与ST段凸面抬高的前壁AMI比较,ST段凹面抬高患者的心肌梗死范围小,心功能恢复和远期预后较好。

关 键 词:急性心肌梗死 ST段 心肌酶 左室射血分数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