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0年代的电影批评和电影艺术理论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小健[1]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北京100027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年第2期99-108,共10页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摘  要:作为这个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和艺术成就的重要基础的,是在左翼进步电影理论家和批评家的参与引导下,在电影理论和批评方面的建树。除了在电影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方面两个不同的政治集团有着不同的表述以外,这种理论建树主要体现在电影批评的开展及批评理论的建设上和对电影艺术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上。这时的电影批评是进行电影宣传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左翼人士进入电影界以后所着重开展的工作之一,是对电影进行文化引导的重要方式。电影艺术理论在30年代得到了相当的重视,也出现了一些内容涉及比较广泛的理论探讨。中国电影理论的形态与国外电影理论形态不完全一样,更多的是以批评方式而存在,以译介方式而进行有限的自我阐释,以论争的方式而形成系统,可以说这是3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的实际情况。

关 键 词:30年代 新兴电影 意识形态 电影批评 电影艺术理论 

分 类 号:J909[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