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四九[1] 巨向红[1] 王立斌[1] 樊江峰[1]
出 处:《中国科学(C辑)》2007年第2期185-189,共5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 金: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项目(GNSW-2004-07);甘肃省攻关项目(2GS042-A41-001-05)资助
摘 要:选用健康成年天祝母白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供体)10头、黑牦牛(受体)37头进行实验.供体牛(组1)用CIDR-B+FSH+PG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受体牛(组2和组3)分别采用CIDR-B+PG和单次注射PG法进行同期发情.结果表明,平均黄体数、卵泡数、可移植胚胎数和退化胚胎数分别为4.75±2.19,1.13±0.83,2.50±1.31和1.38±0.92.在3组中,组1的同期发情率最高,为80%,组2和3分别为60%和45.5%.处理后不同组别的发情开始时间不同,组1的大部分白牦牛在处理结束后的25~75h发情,而组2和3的受体黑牦牛分别在73~96和49~72h发情.平均胚胎回收率55.6%.共收集18枚可用胚胎,将其中12枚移植到10头同期发情的受体牦牛,最终妊娠率50%,分娩率40%.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