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及未成年人慢传导旁路射频消蚀的特点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长生[1] 杨新春[1] 胡大一[1] 商丽华[1] 董建增[1] 刘旭[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出  处:《中华儿科杂志》1997年第1期43-43,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摘  要:关于缓慢传导房室旁路,多发生在婴儿和儿童。我们在212例儿童及未成年人心动过速射频消蚀中发现6例慢传导旁路,其临床及电生理特点不同于典型持续性交界区心动过速(PJRT),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男、女各3例;年龄7~17(12±3)岁。均因室上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而入院治疗。体表心电图在窦性心律正常而心动过速时呈窄QRS形态,可见逆行P′波。其中5例患儿RP′<P′R,仅1例RP′>P′R间期。心动过速病史平均为3.5±2.8(2~7)年。经体检。

关 键 词:缓慢传导室旁路 射频消蚀 儿童 心动过速 

分 类 号:R725.417.1[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