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摩擦的主要特征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苗迎春[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

出  处:《对外经贸实务》2007年第5期39-42,共4页Practice i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摘  要:一、中美经贸摩擦早期以贸易摩擦为主,目前已逐步扩散到金融、财政、投资、税收、技术、能源等经贸问题的所有领域,中美经贸关系开始进入全方位摩擦时代 1986年中国正式提交恢复GATT缔约国地位申请以前,中美相互投资数额很小,商品输出是中国对美发展经贸关系的主要形式,此时中美经贸摩擦也多是围绕此类问题展开。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品服装业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始终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因此,自中美建交后两国纺织品贸易就得到了快速增长,1980年中美纺织品贸易份额就占到了美国此类商品进出口总额的5.9%,1985年进一步扩大到8%。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的快速增长引起了美国方面的密切关注,1980年9月施压中国与其签署了为期3年的第一个纺织品贸易协定,规定了中国对美出口的8种纺织品配额,并将双方贸易的年增长幅度规定为4%,大大影响了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当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纺织品只有3亿美元。但是,中方的让步并没能阻止美国对华纺织品设限,1982年美国单方面对中国的输美纺织服装商品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最终引发中国停止从美国进口棉花、化纤和大豆的贸易报复。纺织品贸易摩擦成为早期中美经贸摩擦的突出特征,也是中美结构性经贸摩擦的开端。

关 键 词:中美经贸关系 经贸摩擦 纺织品服装业 进出口总额 劳动密集型产业 纺织品贸易 贸易摩擦 商品输出 

分 类 号:F752.02[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