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恩忠[1]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泌尿外科,110004
出 处:《中国男科学杂志》2007年第4期69-69,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Andrology
摘 要: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早期关键因素,也是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西地那非作为有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口服药,通过抑制特异性Ⅴ型磷酸二酯酶来抑制cGMP的降解。西地那非已经被证实可改善血管功能,但PDE5抑制对吸烟引起的急性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Charalambos Ⅴ等人按照随机、安慰剂对照、交叉设计的原则,研究了14名男性吸烟患者接受西地那非(50mg)治疗后对吸烟引起的急性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通过高分辨率的超声仪测量肱动脉的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来评估内皮细胞功能。结果显示,西地那非可消除吸烟所致的肱动脉FMD的减低(安慰剂组从4.56%±0.60%降至2.80%±0.43%,西地那非组3.83%±0.64%升至4.33%+-0.47%,升高了51%,P〈0.05)。然而西地那非对吸烟所致的肱动脉直径减小,在静息期时是不可逆转的,但在充血期,仍可以部分逆转。本研究表明,西地那非通过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可消除吸烟所致的肱动脉FMD降低。由于吸烟的有害后果以及正常的内皮细胞功能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 键 词:内皮功能障碍 磷酸二酯酶 西地那非 吸烟 急性 抑制作用 肱动脉直径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分 类 号:R54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