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32
出 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第4期375-37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摘 要:冠状动脉内金属支架置入术已成为经皮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的有效方法。然而支架的置入必然导致与其接触的血管壁和内皮细胞损伤,并引发一系列细胞生化级联反应,产生病理生理过程,如血栓形成和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因此,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晚期支架内再狭窄成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主要缺点。随着支架置入后的损伤和早期炎症,人体组织发生修复反应以及内膜增生,最终以新生的内膜覆盖支架,形成光滑的血管内膜而得以修复。内皮自我修复的能力取决于周围成熟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对循环中内皮祖细胞(EPC)的吸引。成熟的内皮细胞增殖潜力小,因此内皮修复主要依赖后一种途径。
关 键 词:支架术后再狭窄 内皮祖细胞 内皮化 金属支架置入术 支架内血栓形成 内皮细胞损伤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 动脉狭窄性疾病
分 类 号:R543[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