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詹家祯[1] 师天明[1] 周春梅[1] 郑秀亮[1] 商华[1] 肖继南[1]
机构地区:[1]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克拉玛依834000
出 处:《微体古生物学报》2007年第1期15-27,共13页Acta Micropalaeontologica Sinica
摘 要:准噶尔盆地腹部芳3井紫泥泉子组所夹灰色泥岩中产丰富的盘星藻、葡萄藻等藻类、疑源类化石及一定数量的孢粉化石。孢粉化石计75属160种,并首次在新疆地区发现了可靠的鹰粉型化石Aquilapollenites以及在我国主要产于松辽盆地和广东三水盆地上白垩统的“大孢子”化石Balmeisporites,建立Schizaeoisporites grandus-Parcisporites parvisaccus-Liliacidites creticus(GPC)组合。通过对部分孢粉属种已知地质分布的分析以及与国内外部分地区晚白垩世孢粉组合的对比,将GPC组合的时代确定为晚白垩世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根据紫泥泉子组的沉积特点及孢粉组合特征,认为晚白垩世准噶尔盆地应归属西北-东南孢粉植物区,局部层段沉积时期气候比较湿润,孢粉组合具有我国东北孢粉植物区与西北-东南孢粉植物区的过渡特点。Abundant sporopollen of 160 species referred to 75 genera are discovered from the Ziniquanzi Formation of the Fang 3 Well in the Junggar Basin, Xinjiang, where the Schizaeoisporites grandus-Parcisporites parvisaccus-Liliacidites creticus (GPC) Assemblage is establishe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poropollen assemblage are as follows:
关 键 词:孢粉组合 孢粉植物区 晚白垩世 紫泥泉子组 芳3井 准噶尔盆地 新疆
分 类 号:Q914[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