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医药导刊》2007年第2期119-12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Guide
摘 要:急性心肌梗死时,挽救濒死心肌的最有效方法是再灌注治疗,但大量研究证实再灌注治疗又有其不利的一面,即再灌注损伤。为此,如何保护缺血心肌免于再灌注损伤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1986年,Murry等首次报道了缺血预适应现象(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即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后恢复血流再灌注,心肌对随后出现更长时间的严重缺血产生耐受的状态。缺血预适应是目前认为最强及最有效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常由于不能预测缺血时间的发生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