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玉珍[1]
机构地区:[1]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出 处:《学术交流》2007年第6期23-25,共3页Academic Exchange
摘 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特性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具备和谐性。建设和谐社会,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使全社会能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这一切依赖于主体的和谐性。主体和谐能力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关键一环,倡导主体和谐理念,培育主体和谐精神,培养主体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增强社会主体的精神力量,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 类 号: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C912.1[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