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乔玉峰[1] 庞东梓[2] 胡白瑛[3] 刘栋[3] 周桂凤[3] 杨波[3] 蒋云生[3] 李荣山[1]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肾内科,太原030001 [2]山西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
出 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7年第5期291-29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Hygiene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铅性肾病大鼠肾脏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及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探讨铅性肾病肾脏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SD大鼠48只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A、B、C组为染铅组,分别给予质量分数为0.5%的醋酸铅喂饮1、2、3个月;Ac、Bc、Cc组为相应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喂饮1、2、3个月。实验结束时称。肾重、体重变化,原子吸收光谱石墨炉法测定血铅、肾铅含量,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的超微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中F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FN-γ含量。结果染铅3个月时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肾重明显高于对照组,肾脏在电镜下出现超微病理改变;染铅2个月后,肾组织中F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3个染铅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血铅、肾铅含量明显增高;血清中IFN-γ的含量则明显降低。结论染铅2个月后肾组织即启动了纤维化的早期环节,铅导致的肾脏纤维化与IFN-γ的降低有关。
分 类 号:R114[医药卫生—卫生毒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