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法人性尊严的人像模式——兼论我国宪法人像之重构  被引量:4

On the Model of Image of Man of Human Dignity in Constitutional Law——Analysis of the tran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of man in our constitutional law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龙[1] 龙晟[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80-87,共8页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06AFX002)

摘  要:法秩序中的所有问题最终都将归诸于其中的人像。宪法人性尊严的人像主要包括个人主义和人格主义的人像。我国既有宪法的人像继受了前苏联宪法的团体主义模式。当下“以人为本”的提出与践行为重构我国宪法的人像提供了契机,我国宪法未来的人像应当以人格主义为借镜超越个人主义和团体主义人像的束缚。All of legal order contents refer to the image of man which includes two styles: individualism ones and personalism ones. The image of man in our constitutional law transplants the Soviet Union's collectivism ones. The thought of "foremast people" is an attempt to reconstruct "the image of man" which shall surpass the three styles.

关 键 词:人像 人性尊严 团体主义 个人主义 人格主义 宪法 

分 类 号:D920.0[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