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延红梅[1]
机构地区:[1]《中国金融》记者
出 处:《中国金融》2007年第12期73-74,共2页China Finance
摘 要: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亏损长达10年的中国农信社开始启动改革之旅。几年来,通过将农村信用社管理和风险责任移交省级政府,“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售担风险”的农村信用社监督管体制框架已经形成,通过多样化的产权制度改革,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营状况下的农村信用社都寻找到了符合自身情况的有效的产权结构和组织模式。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央行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得以化解,并随着增资扩股和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全面开展,农村信用社资本实力明显增强,风险化解和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能力迅速提高。此外,通过增加支农信贷投放,改进支农服务方式,我国农信社在支持“三农”发展上做出了积极贡献。外部经营环境的优化,自身素质的提高,使得农村信用社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而如何在这些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农村金融市场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值得深入思考。本期一线话题从优化农村信用社外部经营环境,提高农村信用社竞争力等方面探讨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 键 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可持续发展问题 外部经营环境 抵御风险能力 风险责任 国家宏观调控 产权制度改革 “三农”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