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解萍[1] 朱建新[1] 马英淳[1] 谢雯[1] 徐正[1] 

机构地区:[1]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免疫风湿病科,213003

出  处:《江苏医药》2007年第6期609-610,共2页Jiangsu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及免疫印迹法,检测97例SLE患者血清中的ANCA、抗ds-DNA抗体、多种自身抗体及补体。综合分析SLE活动中的发热、关节肿痛、皮疹、肾损害、肺损害等临床表现。结果(1)97例SLE患者中26例ANCA阳性,均为核周型(pANCA),阳性率为26.80%。(2)26例pANCA阳性组活动期20例(76.92%);71例阴性组活动期32例(45.07%),P<0.01。(3)pANCA阳性组SLE活动期的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表现均高于阴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ANCA阳性对判断SLE活动性具有较明确的临床意义。

关 键 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红斑狼疮 活动性 

分 类 号:R593[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