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正常人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的测定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莉[1] 李瑛丽[1] 丁静[1] 袁静[1] 吴琳[1] 

机构地区:[1]北京丰台医院(桥南部)功能科,100071

出  处:《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期47-4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我们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正常人视网膜中央动脉(CRA)流速,以明确不同年龄段外周小血管流速的变化。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缺血性眼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方法45名受检者为25~55岁中青年。均除外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病、其它重要眼部及全身疾病史。分成3组,A组:26~35岁,B组:36~45岁,C组:46~55岁,每组15例30只眼。仪器:美国ATL公司HDI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12MHz。方法:被检查者平卧位,轻闭双眼,将探头轻触上睑,不对眼球施加压力,进行水平检查,二维纵横断面观察眼内结构。当屏幕上清楚地显示视神经暗区,与其同步用CDFI探测,红色流柱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在距球后壁1.0cm以内处取样测量CRA。PW可测得CRA血流频谱。测收缩期最高流速(PSV)、舒张末期最低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上所有数据均输入电脑打印记录。统计学:SPSS软件行方差分析。结果PSVB组(10.86±2.09)较A组(12.03±1.85)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9.49±2.11)较A组低,且有差异显著性(P=0.001)。EDV:C组(3.11±0.89)较A组(4.16±1.00)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01),B组(3.31±1.16)较A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RI: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I:C组(1.25±0.23)与A组(1.43±0.32)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B组(1.32±0.27)与A组及C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正常人视网膜中央动脉流速随年龄增长而减低,而搏动指数呈增高趋势。35岁时已开始出现变化。45岁以后有明显变化。故认为45岁有可能是外周血管开始老化的危险年龄。此年龄段应作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年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视网膜中央动脉流速的测量可提供有�

关 键 词:视网膜中央动脉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分 类 号:R445[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