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2]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67-68,共2页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摘 要:桐城派之所以能成为清代文学史上时间最长、人数最多、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散文流派,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教育。桐城派从产生、发展直至衰敝,其间二百余年共产生作家一千二百余位,这是教育的直接成果。桐城派作家大都有教学经历,有的在民间授课,有的在朝廷或地方担任与教育有关的职务,如刘大掘、姚鼐、方东树、戴均衡、方宗诚、吴汝纶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