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桧平[1] 徐彰[1] 谢小志[1] 黄开宇[1] 徐辉[1] 朱欢[1] 程芹芹[1] 朱小舟[1] 卢华君[1] 黄爱芬[1] 胡伟国[1]
机构地区:[1]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浙江温州325027
出 处:《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389-390,共2页Journal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摘 要:目的:观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儿胃黏膜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抗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效果和DU愈合对受损胃黏膜恢复的积极影响。方法:45例(男28例,女17例)3~15岁([9.5±3.8)岁]Hp阳性DU患儿为研究对象,另设30例单纯Hp相关慢性胃炎为对照组,均经行胃镜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形态学检查及Giemsa染色证实。DU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疗法治疗2w,停药4~8w后复查胃镜,检查步骤及方法同前。对DU组和单纯胃炎组胃黏膜病理改变进行比较。对DU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进行比较。结果:DU组45例胃黏膜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均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轻度15例、中度18例、重度12例,伴中性粒细胞浸润7例。对照组Hp相关慢性胃炎30例,其中轻度17例、中度8例、重度5例,伴中性粒细胞浸润3例。DU组胃黏膜损害更为严重(x2=6.927,P<0.05)。DU组治疗后胃黏膜炎症轻度28例、中度15例、重度2例,伴中性粒细胞浸润1例。胃黏膜损害程度明显减轻(x2=7.346,P<0.05)。DU组治疗后Hp阳性3例,根除率为93.3%;镜下观察溃疡愈合44例,愈合率达97.8%。结论:Hp感染DU患者较单纯Hp相关胃炎中存在更明显的胃黏膜损害。抗Hp治疗同时促进DU的愈合和胃黏膜损害的减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