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成立[1] 高山[1] 袁洪林[1] 张国伟[1] 晏云翔[1] 罗静兰[1] 罗金海[1]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7年第7期857-865,共9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72039;40521001);教育部基金(批准号:IRT0441;B07039);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批准号:MGMR2002-27)资助
摘 要:南秦岭紫阳-岚皋地区早古生代晚期镁铁质岩脉及玄武岩的εNd(t)=+3.28^+5.02,(87Sr/86Sr)i=0.70341~0.70555,(206Pb/204Pb)i=17.256~18.993,(207Pb/204Pb)i=15.505~15.642,(208Pb/204Pb)i=37.125~38.968,?8/4=21.18~77.43,△7/4=8.11~18.82,基本与南秦岭区新元古代中期以来的幔源岩石特征一致,显示了HIMU,EMII和少量EMI富集地幔端元组分混合而成的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与大洋地壳俯冲消减和陆缘物质再循环密切相关,是新元古代早期扬子北缘大洋地壳俯冲消减及其携带的陆源沉积物再循环进入亏损软流圈地幔的结果.
关 键 词:镁铁质岩脉 Sr Nd Pb同位素 地幔源区 南秦岭
分 类 号:P534.4[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