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丽霞[1]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88-96,共9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本文将明清之际的文学嬗变置于晚明江南园林蓬勃兴建的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认为晚明江南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江南士大夫竞筑私家园林,使晚明的园林宴游成为新时尚。明清之际,云间几社所倡导的文学复古即将园林宴游作为诠释策略。园林不仅为几社文士提供集会场所,而且提供社事所需及文集出版的全部费用。在此前提下,几社文士广事雅集,声应气求,揭橥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第三次高潮,并以大量的诗文创作从实践上挽救了晚明的文学危机。云间几社借助于园林建构了此际的文化理想并进而诠释了自己的文学使命,从而开启了清代文学的新局面。①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②谢桃坊《中国市民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页238。③王顼龄《世恩堂诗集》卷一《城南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五》。④吴应箕《楼山堂集》卷二十四《夜饮杨维斗兼言别》,《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⑤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五"古园",中华书局,1987年版。⑥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中华野史·明朝卷三》。⑦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中华野史·明朝卷三》。⑧张瀚《松窗梦语》卷四"百工纪",中华书局,1985年版。⑨叶梦珠《阅世编》卷六"赋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⑩童巂《江南园林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753册,页3。(11)叶梦珠《阅世编》卷十"居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12)何良俊《西园雅会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一四二》。(13)王顼龄《世恩堂诗集》卷三《读史有感》,《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5》。(14)曹家驹《说梦》卷二"纪松江园亭之兴废",上海文明书局,民国14年(1925)石印本。(15)朱鹤龄《愚庵小集》卷九"同里顾氏梅林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