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443003 [2]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出 处:《科学通报》2007年第14期1673-1677,共5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关岭生物群特征及其环境演化研究"项目(编号:1212010611603)资助
摘 要:基于一个呈正、反面保存,完整愈合的齿圈标本,描述了产自湖北荆门子陵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中发现的旋齿鲨属一新种—荆门旋齿鲨(Helicoprion jinmenense sp.nov.).标本具有413圈的椭螺旋形齿圈;齿冠切叶较宽,且从3个半齿圈的开始,宽度大于高度;中部的高度大于切叶的高度;基部较短;外部2个齿圈相邻二齿冠间存在明显的"不被珐瑯质覆盖的间隙";复合齿根高度中等,中央凹槽高度约为同一齿冠高度的1/10;脉管孔位于齿冠中部靠下;海绵状齿骨质层发育.与国外已知的旋齿鲨分子相比,与H.ferrieri和H.bessonowi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H.ferrieri的切叶较短,基部较长、复合齿根较宽.而H.bessonowi除了具有一个相对较宽的复合齿根外,每一个齿圈上齿冠的数目大于40个,多于新种每一个齿圈上齿冠的数目.新种在总体形态、大小和组织学特点上与中国以往所报道的旋齿鲨类化石不同,但由于后者模式标本保存的不完备性,因此,很难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新种不仅是中国境内迄今所发现的最完整的旋齿鲨类齿旋化石,而且也是中国首次发现的旋齿鲨属化石,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生物地层划分对比和生物地理意义.
分 类 号:Q915[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