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型流行性出血热的实验室感染、传播与预防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夏长友[1] 鲁冰[2] 李宝龙[3]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150001 [2]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哈尔滨150001 [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出  处:《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年第12期53-5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摘  要: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前苏联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关 键 词:流行性出血热 实验动物 肾综合征出血热 实验室 世界卫生组织 感染 预防 传播 

分 类 号:S858.9[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