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湖南省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畅[1] 陈凯[1]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

出  处:《经济论坛》2007年第14期131-133,共3页Economic Forum

基  金: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农村经济组织绩效比较研究>部分成果;课题编号:教外司留【2004】527。

摘  要: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人口流动模型的研究,刘易斯提出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理论,托达罗提出了在农村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的理论。国内的很多学者认为,将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惟一有效模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世界各国都出现过的现象,许多国家先后实现了农村人口大规模转移到城市。但是,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面临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的条件:首先,我国人口众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其次,我国不仅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就业压力也很大。

关 键 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湖南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剩余劳动力数量 城市转移 利用 

分 类 号:F323.6[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