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大雄[1] 陈伟珠[2] 韩波[2] 赵玉芬[1,3]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2]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厦门361005
出 处:《中国科学(C辑)》2007年第4期382-388,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572061);厦门大学人才引进基金(批准号:Z03120)资助项目
摘 要:氨基酸手性同一,这一生命体系特有的行为,可能伴随着密码子的起源而形成.在此假设的前提下,本文将带有P-N键的核苷-5′-磷酰化氨基酸化合物作为前生物时期的手性起源模型来探讨手性的选择.在这个模型化合物中,由于氨基酸手性原子的存在,导致氨基酸侧链和核苷酸碱基之间出现最佳空间取向差异,进而影响到分子内部不同官能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氨基酸的某种手性可能成为优势构型,有利于该化合物的稳定.为了验证这一氨基酸手性同一起源模型,本文从实验和理论上做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古老氨基酸的L型异构体优先被选择遵从立体/物理化学决定论,而随后出现的氨基酸,其手性的选择可能是手性继承的结果.以上工作是氨基酸手性同一起源的一种猜测,为进一步开展实验验证提供依据和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