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履枫[1] 江家骥[2] 朱琪[3] 林彩文[1] 张平[1] 胡盈莹[1]
机构地区:[1]福建省福州市传染病医院,福州350025 [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州350021 [3]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州350002
出 处:《传染病信息》2007年第4期240-242,共3页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
基 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项目基金资助(2004YZ01-3);福州市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2-15)
摘 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与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R)方法检测HBV基因型。选取97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疗程12-24个月,分别对HBV基因型和HBVDNA、HBeAg/抗HBe及YMDD变异进行检测。结果B基因型占56.7%(55/97),C基因型占43.3%(42/97)。拉米夫定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B基因型患者HBVDNA转阴率分别为83.6%(46/55)、78.1%(43/55)、68.8%(33/48)和57.7%(15/26),C基因型患者HBVDNA转阴率分别为78.6%(33/42)、73.8%(31/42)、70.0%(21/30)和66.7%(10/1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拉米夫定治疗后9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B基因型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0.0%(18/45)、46.7%(21/45)、51.5%(17/33)和77.8%(7/9),C基因型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5.7%(16/35)、48.6%(17/35)、62.5%(15/24)和69.2%(9/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拉米夫定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B基因型患者YMDD变异率分别为5.5%(3/55)、12.7%(7/55)、20.8%(10/48)和34.6%(9/26),C基因型患者YMDD变异率分别为4.8%(2/42)、11.9%(5/42)、23.3%(7/30)和33.3%(5/1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疗效与HBV基因型未见必然联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