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镜”意象意蕴及其对六朝诗学的影响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艳芬[1]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83-86,共4页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济南大学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X0701)的相关成果

摘  要:以谢灵运诗为代表的六朝诗歌因吸收了佛教镜意象"空"的神髓,才展现出了独立独特的审美气象;而唐宋诗词则兼蓄了佛教镜意象内涵的"空"和道家镜意象的"静",而走向了繁荣发展的顶峰。镜意象的发展揭示了诗学发展的规律:诗学的发展是由多种文化因素影响和决定的,在诗学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有限的"镜"物象超越了单纯的物象层次而负载着无限丰富的意义内涵,承载了众多的文化象征意味。佛教和诗学"镜"意象的相互影响凸显了佛教和诗学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

关 键 词:佛教  意象 六朝  

分 类 号:I207.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