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酶类检测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雅梅[1] 祁宏英[2] 

机构地区:[1]延安大学校医院,陕西延安716000 [2]延安市人民医院,陕西延安716000

出  处:《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第26期3600-3601,共2页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摘  要: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心肌酶谱的峰值变化规律。方法: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 h、4 h、6 h、8 h、10 h、12 h、14 h、16 h、18 h、20 h、22 h、24 h、48 h、72 h测定血清中心肌酶(CK、CK-MB、LDH、AST、HBDH)活性。结果:CK、CK-MB在2 h以后超过参考上限,8 h达峰值;LDH在5 h以后超过参考上限。24 h迭峰值;AST在4 h以后超过参考上限,24 h达峰值;HBDH在2 h以后超过参考上限,18 h达峰值;CK、CK-MB、AST 72 h以后逐渐恢复正常,LDH、HBDH则持续数日。结论:静脉溶栓治疗中,通过酶学检测,能够判断梗死面积,再灌注是否出现,为临床提供一个准确的无创伤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关 键 词: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心肌酶谱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