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汤)的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艳凯[1] 吴春丽[1] 覃春菀[1] 王红娟[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出  处:《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27期118-118,共1页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

摘  要:六味地黄丸(汤)的应用经过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它是儿科鼻祖钱乙成方,最早记载于宋代钱乙《小儿药症直决卷下》,称地黄圆。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6味药组成,组方独具特色,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是中医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用于头晕目眩、腰膝酸痛、心烦失眠、耳鸣口干、手足心热、神疲倦怠等症状。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主治亦由原来的儿科用药拓展到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涉及病症已达40余种。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临床上将本方单用,或加减,或与其它方药合用,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取得较好疗效[1]。本文就近年来报道的六味地黄丸(汤)的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关 键 词:六味地黄丸(汤)滋阴补肾 三补三泻 

分 类 号:R24[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