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简桂良[1] 卢美光[1] 王凤行[2] 张洪成[2] 仇家山[2]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2]天津市宁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01500

出  处:《植物保护》2007年第5期136-140,共5页Plant Protection

摘  要:我国棉花生产已完成新一轮的品种更换,其主要特点是以抗虫棉代替常规棉。抗虫棉主要是美国33B及其衍生品种和国产GK系列品种,由于美国抗虫棉有别于我国现有品种的遗传基础,国产GK系列抗虫棉大部分具有南方品种背景,其病害种类和规律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黄萎病已发展成为最主要的病害,控制该病的猖獗危害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作者研究制定了一套"以抗(耐)病品种为基础,改善土壤生态条件及诱导棉株抗病性相结合控制棉花黄萎病危害"的转Bt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经过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生产应用,表明是一个有效的新型转Bt基因抗虫棉黄萎病IPM体系。

关 键 词:抗虫棉 黄萎病 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分 类 号:S435.621[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