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受众的批判意识建构——以大学生对于客观性原则的反思性征用为例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静[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36-45,27,共11页Journalism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部分;项目批准号:04JZD00038;合同号:04JZDH0038

摘  要:本文以一种半实验式的解释性研究方法,探讨客观性原则对于作为受众的大学生的意义。当面对新闻报道时,大学生对于被视为新闻专业主义核心和基石的客观性原则采取了较为普遍、却又充满矛盾的征用方式。然后,在研究者以媒介素质教育为取向的介入之后,大学生能够以更具有反思性的方式使用客观性原则。作为研究者、教育者和解释者,本文作者认为:客观性原则是受众基于本体安全的自然要求,目的是建立与媒介的信任关系;而媒介立场的泄漏,在破坏这一关系的同时,也唤醒了受众的批判意识。另外,受众的客观性要求也是作为专业知识向外渗透的结果,即吉登斯所谓的"外向性批判知识",因而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多样性和零碎化的特点与局限。相应地,客观性知识对于受众批判意识建构也不是自足的,受众客观性知识的熟练程度和价值大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独立思考能力与习惯、公民身份意识、制度环境等,这也是媒介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本研究基于大学生群体,但是他们所体现的批判意识建构方式和局限对于其他受众亦有参考价值,进而对于改进新闻媒介实践和受众媒介素质教育均有意义。

关 键 词:客观性 媒介受众 批判意识 媒介素质 

分 类 号:G206.2[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