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厅新石器时代古陶器产地铅同位素示踪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巽[1] 陈江峰[1] 芦雪峰 李辉亮 王昌燧[2] 陈蓉[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研究开放实验室,合肥230026

出  处:《科学通报》1997年第6期637-640,共4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摘  要:陶器由粘土烧结而成,烧结过程中,其元素和同位素与外界没有交换关系,因此根据其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可以鉴别古陶器的产地.国际上自6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Catling分析了爱琴海和地中海东部地区青铜时代的陶片的产地以来,有关古陶器产地的研究与日俱增,我国学者近年也作出了有意义的工作.不少学者利用铅同位素比值探讨了青铜器的矿料产地。

关 键 词:古陶器 产地 铅同位素示踪 新石器时代 

分 类 号:P597[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TQ174.71[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