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霞[1] 张鹰[1] 沈鑫[2] 沈国妙[1] 桂晓虹[2] 孙滨[2] 梅建[2] Kathryn DeRiemer PeterM.Small 高谦[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200032 [2]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ne Shields Avenue Davis USA [4]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 USA and 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USA
出 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第9期690-690,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摘 要:根据耐药产生的原因,理论上可将耐药结核病分为直接感染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原发性耐药和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的基因组发生突变而产生的获得性耐药,由于结核病的发病特点及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的特性,传统方法无法鉴别耐药是否由同一菌株引起,因此目前简单地将原发性耐药定义为未经治疗的患者对某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而获得性耐药是既往有结核病治疗史(超过1个月)的耐药结核病。实际上此种获得性耐药包括以下3种情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