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大学
出 处:《中国动物保健》2007年第10期61-62,共2页China Animal Health
摘 要:本病以30kg~60kg的仔猪和架子猪的感受性较强,成年多呈隐性感染或仅见轻微的临床症状。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猪、临床康复的猪和隐性感染猪;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即病菌通过飞沫随呼吸运动而进入健康的仔猪体内,或通过污染饲料和饮水而经消化道侵入体内,在肌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繁殖、产毒和致病。另外,本菌还可通过创伤而侵害皮肤,引起皮肤的炎症和坏死。据研究,本病的发生常与长途运输、疲劳和其他应激因素等诱因有关。本病虽然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早春和深秋天气变化比较大的时候发生;还可继发于猪的一些呼吸道及胃肠道的疾病。专家指出,据研究,本病的病原体对磺胺类药物比较敏感,因此,磺胺嘧啶、磺胺甲氧嘧啶和磺胺甲氧异口恶唑等是常被选用的治疗药物。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因此,对本病的控制和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尽量消除或减少各种发病诱因,如减少运输等应激因素,避免猪被引进后的环境变化,特别是冬季引入时易发生的呼吸道疾病的预防等。对已感染的猪群,可用血清学方法及时检出,并坚决淘汰抗体阳性的猪,借以净化猪场。过去认为,在饲料中加入一些对病菌敏感的药物,如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等,可治疗或预防本病的发生。但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的抗药性研究表明,长时间用药可产生耐药性,故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关 键 词:副猪嗜血杆菌 磺胺类药物 感染症 肌体 呼吸道疾病 防制 动物 伤害
分 类 号:S858.28[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