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路线的形成及其教训——对伯恩施坦在恩格斯逝世后发表在《新时代》上的几篇文章的探讨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学明[1] 朱南松[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23-33,共11页Marxism & Realit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马克思主义历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3BKS006

摘  要:伯恩施坦明确地说他的宗旨是要"弄清楚哪些方面马克思仍然是正确的和哪些方面他是不正确的"。伯恩施坦以此为宗旨,但最后的结果却是非但没有正确地做出评判,反而伤害了马克思主义。为了避免重蹈伯恩施坦的覆辙,我们必须吸取应有的教训:其一,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在总体上是不是已经被时代所超越。倘若认为在总体上已过时,那么必然会像伯恩施坦那样最后沦为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者。其二,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千万不能像伯恩施坦那样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制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以及马克思早期思想与晚期思想的对立。其三,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而正确的评判标准来自于评判者所持的立场。伯恩施坦之所以最后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正在于他实际上已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其四,决不能像伯恩施坦那样把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憎恨变成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憎恨。

关 键 词: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伯恩施坦 修正主义 

分 类 号:D091.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