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西柳州龙潭医院内一科,545005 [2]广西柳州龙潭医院检验中心,545005 [3]广西柳州龙潭医院病案室,545005
出 处:《新医学》2007年第10期641-642,共2页Journal of New Medicine
摘 要:目的:总结艾滋病并发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例艾滋病并发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该组病例入院前后均曾误诊,以结核性脑膜炎为主(70%)。均有发热,不同程度头痛、呕吐及体重下降等临床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14例(70%),眼底视乳头水肿11例(55%),淋巴结肿大10例(50%),四肢无力或抽搐8例(40%)。腰椎穿刺检查均示颅内压明显增高,脑脊液蛋白均增高,糖和氯化物以下降为主(分别为70%和75%)。首次墨汁染色涂片镜检新生隐球菌阳性高达90%(18/20)。该组抗真菌治疗以联合使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为主,抗病毒治疗以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等药物为主。经综合治疗后9例好转,死亡11例(55%),其中死于脑疝或MODS4例,放弃抢救自动出院7例死亡。艾滋病并发隐脑预后不良,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