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镝[1] 旋秀俊[1] 

机构地区:[1]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0021

出  处:《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7年第21期96-97,共2页

摘  要:药物治疗效应的增强和扩大:有些药物的治疗量与产生不良反应的量非常接近,如剂量控制不当,易发生不良反应。如止咳平喘药苦杏仁主要有效成分为苦杏仁苷,苦杏仁苷经消化酶和苦杏仁酶分解后产生氰氢酸,对呼吸中枢呈轻度抑制作用,发挥止咳平喘的治疗效应。若服用剂量过大,苦杏仁苷经分解后产生大量的氰氢酸,则可抑制细胞内呼吸,使细胞氧化反应停止,引起组织窒息,细胞内缺氧,出现氢氰酸中毒反应。苦杏仁苷口服后易经胃肠道消化酶分解产生氢氰酸,因而苦杏仁口服毒性较静注更大。

关 键 词:中药不良反应 发生机理 苦杏仁苷 止咳平喘药 治疗效应 口服毒性 剂量控制 有效成分 

分 类 号:R285.1[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