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安学[1] 董惠翔[1] 刘玉春[1] 刘作坤[1] 蔡云亮[1]
机构地区:[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深圳518172
出 处:《中国医师杂志》2007年第10期1428-1429,共2页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摘 要:目的观察不同的停药顺序对丙泊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选行静吸复合全麻病人12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40例,A组病人在预计手术结束前15 min停用丙泊酚,10 min后再停用异氟醚;B组病人在预计手术结束前15 min停用异氟醚,10 min后再停用丙泊酚;C组病人在预计手术结束前5 min同时停用丙泊酚和异氟醚。监测记录各组病人复苏时间,复苏期间血压、心率数值,躁动、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3组的苏醒时间分别为(11.53±11.51)、(9.80±9.92)、(13.70±6.71)min,B、C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4.1±8.8)、(106.9±10.3)、(105.2±9.9)mmHg、心率分别为(88.2±12.9)、(80.8±14.1)、(80.1±14.6)bpm,A组均明显增加,分别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躁动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均明显增加,分别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先停用异氟醚、后停用丙泊酚,能缩短苏醒时间,减少循环功能的波动,降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
关 键 词:二异丙酚/投药和剂量 异氟醚/投药和剂量 麻醉/方法 麻醉恢复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