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上皮细胞电离辐射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锋超[1] 粟永萍[1] 宁宇[1] 冉新泽[1] 王军平[1] 王崧[1] 

机构地区:[1]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防原医学教研室,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

出  处:《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7年第5期511-51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3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40024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5CB522605)

摘  要:小肠属于快速自我更新组织,隐窝细胞对细胞毒性损伤十分敏感,全身放射性损伤(核爆炸、核事故所致)以及腹部肿瘤局部放射治疗等都可引起肠道粘膜屏障受损和吸收功能障碍。另一方面,小肠上皮有独特的组织学结构,隐窝前体细胞区和绒毛分化细胞区有明显界限,细胞增殖、分化移行路线清楚,用射线诱导隐窝细胞凋亡,观察肠上皮细胞的反应和细胞更新是研究小肠干细胞生物学的重要手段。笔者介绍了小肠上皮细胞等级性排列特点,以及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

关 键 词:小肠上皮细胞 电离辐射 分子机制 损伤修复 组织学结构 隐窝细胞 吸收功能障碍 肠道粘膜屏障 

分 类 号:R686[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