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活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致炎作用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钒[1] 杨永宗[1] 

机构地区:[1]南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暨湖南省动脉硬化学重点实验室,衡阳市421001

出  处:《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7年第11期858-86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摘  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后期阶段,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随后引发一系列急性或慢性的临床事件。对于血小板功能机制的研究,也主要侧重在凝血和血栓形成方面。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活化了的血小板作为一种“炎症细胞”,参与多种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期阶段,血小板就已经参与其中发挥致炎作用。血管炎症反应的特征之一就是血小板、单核细胞与血管壁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了单核细胞进一步聚集,向血管内膜下移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而血小板作为唯一的既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又参与粥样血栓形成的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都扮演了关键性角色,它在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三者之间起到一定的网络连接作用。

关 键 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血小板活化 致炎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血管性疾病 血栓形成 炎症细胞 炎症反应 

分 类 号:R543.5[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