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病人时序性SPECT/CT扫描的^(153)Sm-EDTMP药代动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樊卫[1] 陈立新[1] 刘小伟[2] 游日安[2] 蔡燕君[1] 刘俊玲[1] 曾宗渊[1] 

机构地区:[1]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60 [2]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年第B06期50-52,共3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31563);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02X2-J200131)

摘  要:[目的]建立基于时序性ECT/CT扫描图像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方法]用RMI467型体模标定核素153Sm放射性浓度与SPECT图像灰度值关系;利用时序性SPECT/CT扫描和患者排泄尿液的放射性活度计算并显示放射性药物153S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EDTMP)在体内不同靶器官的放射性分布(生物学分布),描绘出骨转移灶和其它靶器官的药代动力学曲线,得到病灶和其它靶器官的动力学参数。[结果]SPECT图像灰度值与153Sm放射性浓度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鼻咽癌和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153Sm-EDTMP药代动力学曲线均是抛物线型;153Sm-EDTMP体内生物分布属于二室系统;其在骨转移灶和正常骨组织的代谢分布是相似的。骨转移灶内153Sm-EDTMP有效半衰期为40 h,其生物半衰期为460 h;而外周血液中有效半衰期仅2 h。[结论]基于时序性SPECT/CT扫描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能客观显示153Sm- EDTMP在病灶和其它不同靶器官药物的生物学分布、并可计算出药代动力学曲线及参数。

关 键 词:药代动力学 SPECT/CT时序性扫描 图像融合 ^153Sm—EDTMP 

分 类 号:R969.1[医药卫生—药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