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纪忠萍[1] 谢炯光[1] 梁健[1] 金荣花 温晶[1] 翁向宇[1]
机构地区:[1]广州中心气象台,广州510080 [2]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7年第11期1556-1564,共9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气象中心预报系统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
摘 要:利用1949~2005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资料,采用功率谱分析、相关分析研究了近57a夏半年(6~10月)赤道气压低频振荡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半年赤道气压主要表现为5~7,10~30d的周期振荡,赤道气压准双周振荡强度的年际变化与登陆中国热带气旋个数有明显的正相关.用小波逆变换对近57a逐年5~11月逐日赤道气压进行准双周振荡滤波,统计得到近57a6~10月与7~9月赤道气压准双周振荡波谷前后4d内有热带气旋登陆中国沿海地区的几率分别为59.7%,73.0%.用合成分析方法建立了7~9月赤道气压准双周振荡波谷附近有、无热带气旋登陆中国的大气环流模型.当赤道气压准双周振荡波谷附近有(无)热带气旋登陆中国时,东半球中高纬度盛行纬向(经向)环流,霍次克海附近的高压脊偏弱(偏强),西风带偏北(偏南),副高偏西(偏东)偏强(偏弱),东南亚越赤道气流偏强(弱),西南季风偏强(弱)且在波谷时更强(弱),有(不)利于热带气旋登陆中国.所建赤道气压准双周振荡波谷附近有、无热带气旋登陆中国的大气环流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两者大气环流场的差异,有利于做好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中期预报.
关 键 词:赤道气压 准双周振荡波谷 登陆热带气旋 大气环流模型
分 类 号:P444[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