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壳铸件的国产化技术依据——分析QS 18 MO 60球墨铸铁在F15差壳运用的可行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苏春霞 

机构地区:[1]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厂

出  处:《现代零部件》2007年第11期88-88,90,92,94,共4页Modern Components

摘  要:F15差壳的材料采用QS 11 MS 55珠光体可锻铸铁,由于珠光体可锻铸铁热处理设备投资大、工艺控制困难,所以目前在中国无合适单位提供,我厂的F15差壳铸件一直由韩国某公司提供,存在采购周期长、质量难以控制、价格受汇率波动等弊端。球墨铸铁是中国较常使用、工艺非常成熟的铸铁之一,本文分别从材料性能、结构强度分析了QS 18 MO 60球墨铸铁在F15差壳运用的可行性,并通过差壳疲劳试验验证了采用该材料的可行性,为差壳铸件的国产化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 键 词:国产化技术 球墨铸铁 铸件 珠光体可锻铸铁 工艺控制 材料性能 结构强度分析 设备投资 

分 类 号:TG143[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