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晓彤[1,2] 周怀阳[1,2] 唐松[1] 姚会强[1] 蒋磊[1] 吴自军[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极端环境地质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科学通报》2007年第23期2759-2767,共9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403004;40473032;40532011)资助项目
摘 要:热液喷口动物群是现代海底热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依赖于热液无机环境生存,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并可参与现代热液点的成矿过程.热液喷口动物群(特别是Vestimentiferan和Polychaete管状蠕虫)矿化后的产物常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于各时代的地质体中.开展热液大型动物的早期矿化过程研究,对于理解热液环境中矿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地质化石的形成和保存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胡安·德富卡洋脊热液场中采集的管状蠕虫Vestimentiferan Ridgeia piscesae为对象,对它的早期生物矿化特征和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量的丝状微生物不均匀地分布在Ridgeia piscesae管状蠕虫的内壁表面和壁内空隙层中,并在一些部位形成微生物薄层.微生物细胞表面和降解后的产物在管状蠕虫矿化早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矿化程度较低的管状蠕虫管壁,普遍发现有半透明的含硫有机质薄层和球粒状颗粒硫的存在.这种含硫有机薄层的降解产物在管状蠕虫早期矿化过程中的作用可能同样不容忽视.微区化学分析表明,管状蠕虫管壁对成矿元素的富集具有选择性,主要从周围热液环境中富集Fe,P,Ca和Si等元素,Fe与P,Ca和Si等元素具有共变关系.由于S主要来源于管状蠕虫组织体中共生微生物对H2S的生物氧化的作用,它可作为研究管状蠕虫管壁矿化过程的一种很好的生物标志物.根据不同矿化程度管状蠕虫的矿化特征,提出管状蠕虫的早期矿化过程主要受微生物诱导生物矿化作用和管壁降解生物矿化作用控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