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妍[1] 冯敬东 陶军[1] 陈龙[1] 罗初凡[1] 王礼春[1] 唐安丽[1] 黄奕俊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广东广州510080 [2]东莞市石排医院心内科,广东东莞523000 [3]中山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80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年第B04期1-3,共3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0475)
摘 要:[目的]研究高血压病循环血小板微颗粒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2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进入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血浆中CD31+/CD42+血小板微颗粒的水平,并比较其与血压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组相比,高血压病组患者循环血小板微颗粒水平明显增高(7455±1794)/μL比(14054±2745)/μL,P< 0.05。血小板微颗粒水平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30,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循环血小板微颗粒水平增高,血小板微颗粒水平与收缩压相关,提示压力依赖的血小板激活促进高血压病缺血性血管疾病的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