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隐性采访中的自我保护浅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傲莉[1]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出版总社

出  处:《新闻传播》2007年第12期60-61,共2页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闻传播方式的日新月异,隐性采访这种采访方式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瞩目。毋庸置疑,隐性采访在新闻舆论监督上,是一个重要的新闻采访手段。一方面,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违规行为层出不穷,如制造假药、在食品中注入着色剂、到处粘贴广告、出租车辆雨雪天无故涨价等,使国家和公众利益受到了损害:另一方面,当使用正常手段无法获取新闻事实材料时,隐性采访便应运而生。但是,在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明确的今天,隐性采访稍有不慎,便容易引起法律纠纷,记者挨打和新闻单位被告上法庭的事件屡见不鲜。

关 键 词:隐性采访 记者挨打 自我保护 新闻传播方式 新闻舆论监督 公众利益 市场经济 采访方式 

分 类 号:G214.2[文化科学—新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