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96·7”洪水成因及防洪对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继昌[1] 王章立[1] 

机构地区:[1]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出  处:《水利水电技术》1997年第2期51-54,共4页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摘  要:1996年7月1日至20日洞庭湖区发生持续性暴雨过程,致使资水、沅水发生特大洪水,洞庭湖区和长江干流监利至螺山一线全面超过历年最高水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大范围、高强度、连续性的暴雨过程,造成湘、资、沅、澧四水洪水频频发生,其中资水和沅水发生特大洪水,致使湖区水位持续上升,最高水位普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5~2.0m,重现期接近或超过50年一遇.洪水成困有:(1)洪水峰高量大;(2)洞庭湖调蓄洪水能力降低;(3)干流顶托,泄水不畅;(4)蓄洪堤垸不能有计划地分滞洪;(5)四水防洪库容小,拦洪削峰能力差;(6)河道尾闾淤积,设障阻水,泄水能力不足;(7)垸内堤内涝水抽排入江湖,进一步抬高了水位,加重了防洪压力.最后提出了洞庭湖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 键 词:洪水 成因 防洪 洞庭湖治理 

分 类 号:TV122[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TV882.9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