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爱勤[1] 魏秀芹[2] 袁红霞[1] 马艳[1] 田晶晶[3] 韩慧[1]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天津300193 [2]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药品供应科,河南濮阳457001 [3]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300100
出 处:《新中医》2008年第2期32-34,共3页New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371708)
摘 要:目的:观察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经胃镜和病理诊断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并符合中医血瘀热毒证型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给予善胃Ⅰ号方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猴头菌片治疗。结果:总体疗效、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29%、83.24%,对照组为29.17%、55.9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内镜征象及内镜疗效(91.18%)优于对照组(58.33%)(P<0.05)。治疗组治疗后病理检查中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均有改善,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82.14%)优于对照组(41.46%)(P<0.05),与病理逆转具有一致性。治疗组胃黏膜EGF、PCNA表达经治疗显著降低,而且治疗后EGF、PC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内镜、病理表现,并可杀灭Hp,降低EGF、PCNA的表达,从而阻断并逆转胃癌前病变。
关 键 词:萎缩性胃炎 癌前状态 血瘀热毒 善胃Ⅰ号 EGF PCNA
分 类 号:R259.733.2[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247.39